凯时KB88会员登录

與路同心,與路同行
日期:2021-12-16

文/集團公司産業投資管理二部 魏健

2005年大學畢業,我加入了集團公司下轄的申嘉湖杭高速公路建設隊伍,從那一刻起,我與集團公司結下了不解情緣。畢業後的16年,是我伴随着集團公司高速公路項目建設風風雨雨的16年。16年來,集團公司陪伴着我逐步成長,施工作業教會了我吃苦耐勞、檔案管理磨煉了我的心性、養護管理讓我感受了家的溫暖、總部生涯提升了我的眼界與能力、建設管理鍛煉了我攻堅克難的堅強定力。集團公司讓我從一個懵懂無知的小夥子成長為一個久經考驗的建設“老兵”,我也在集團公司的蓬勃發展之路上寫下了自己的青春和熱情。

2005年

2005年7月,集團公司掀起了第一波高速公路建設浪潮,随着這波建設浪潮,我來到了申嘉湖高速湖州段H6标,擔任技術員。當時的生活、交通條件非常艱苦,住的是活動闆房、吃的是大鍋飯、交通都靠電瓶車。那段時間,我每天6點多起床,胡亂塞兩口早飯就騎着我那輛破舊的電瓶車去工地現場,檢查每個點的工人到位情況,統計需要報檢報監的事項,2個半小時的統計清點工作完成後,我就要找監理和專監報檢,等監理同意後,才可以開始安排混凝土拌合、工序銜接。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夜裡旁站樁基澆築工作,項目部食堂一定會給夜班現場人員送豬油拌面,熱乎乎的面條伴着豬油醬油,夾着蔥花的清香,雖然隻是一碗緻簡的面條,但這一口深夜的味道,讓我的味蕾至今猶記。樁基澆築完成已是淩晨兩三點,再一次騎上我那輛破舊的電瓶車時,頭頂的夜空星河璀璨。在最初的那段日子裡,我像大多數交通人一樣不知疲倦地忙碌着,但那卻是我人生中最無憂無慮的時光,好像永遠不會擔心明天會怎樣,也正是這段經曆,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交通人的艱難與不易。

2007年

兩年後,我轉戰申嘉湖杭練杭段指揮部,負責工程檔案和文件管理。檔案管理看似一項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工作,但這一卷卷乏味的質檢資料、往來文件卻忠實記錄着每一條路的建設曆程,在項目建設中的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當我靜下心來整理檔案、梳理文字的時候,自己經曆着無聲的改變。行業單位發來的文件和參建單位報來的材料我不會再簡單的往盒子裡一扔,我會編好号碼、分類歸檔,我還給自己定了一個要求——三分鐘内找到任何文件。檔案管理這個崗位不但培養了我細緻耐心的工作習慣,也給我提供了學習的機會。一年多時間裡,我在整理歸檔文件的同時,會把往來文件細細地看上幾遍,體會那些文字的力量,這些文件的行文格式雖然固定,但是拘束中自有一種簡練之美。2009年底,申嘉湖杭練杭段項目交工驗收,我也已經成長為部門骨幹,這一年多的積累,讓我對申嘉湖杭整個項目的建設流程、審批手續、管理過程了如指掌,也學會了從曆史資料、文件中分析解決問題,為我後來接手竣工掃尾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2021年

2010年,集團公司步入高速公路建設運營轉型期,一批建設者轉型走上了運營管理崗位,我也是其中一員。養護管理沒有搞建設的那種成就感,但是養護人員默默地付出,為的是保障司乘人員的行車安全,為他們營造更好的行車環境。夏天最熱的時候,我們開展瀝青路面專項整治;冬天最冷的時候,我們組織抗冰雪保暢通。那會兒,集團公司還建了一個養護群,群裡都是養護條線的“戰友”,很多養護人把自己的網名取作“鋪路石”“築路者”,養護人内心的質樸可見一斑。也就是從那年開始,集團公司對高速公路養護費用進行精準控制,開展“一年一專項”養護治理、“四邊三化”“單墩獨柱”治理、交安工程國高網改造等工作。這段平凡而溫暖的時光,在我心裡留下一道帶有“交投”溫度的印記。在這裡,我感受到了集團公司大家庭的溫暖,也讓我對集團的“三同”家文化有了高度的認同感。“十一五”期間,在集團公司“三同”家文化的凝聚力的感召下,我牽頭完成了湖州地區三條高速公路“十一五”養護國檢内業資料的整理,獲得了“十一五”國檢檢查組的高度認可,也收獲了集團公司的榮譽表彰。

2015年

“一轉二提三克艱”是集團公司在2015年初提出的二次創業發展總綱。2015年開始,集團公司各項改革加快推進,回憶起當時的情況,作為集團總部一名管理人員,隻是覺得集團總部的工作量明顯加大、工作節奏明顯加快。很多改革在當時阻力重重,其中最難的就是“四個一批”工作推進,當時“四個一批”領導小組辦公室正是設在高速公路建設部,當時明顯感受到集團領導、部門長肩上沉沉的壓力。但是,藍圖既定、目标已明,沒有退路,隻有迎難而上。在工作推進期間,集團公司克服了高速公路投融資體制不順暢、建設管理環境不佳等種種不利因素,積極主動與11個地市政府進行市場化商談,争取項目落地。随着省級綜合交通投融資主平台的順利組建,到8月底“四個一批”工作取得的階段性成果,杭州、溫州、舟山三地市共6個項目全部落地,總裡程約為386公裡,總投資約為949億元,集團公司迎來了自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高速公路項目建設高潮。“四個一批”工作的推動在集團發展曆程中有着重要意義,作為一名集團公司發展曆程的見證者,現在回想起來依然感慨萬千。 

2017年

2017年,受集團公司指派,我進入杭州闆塊,投入到“十三五”以來集團公司的第二波建設浪潮。作為千萬大軍中的一員,我盡情揮灑着汗水與淚水。期間,我經曆了許多挫折和困難,在剛開始擔任杭州繞城西複線杭紹段指揮部工程處長時,我還沒有把理論和實際結合好、沒有把握好大項目管理的關鍵點、沒有找到與地方政府有效溝通的方式方法,工作一度陷入被動。困難驅使我學習,困難教會我攻堅,面對重重挑戰,我學會了如何攻克技術難關,主動牽頭成立軟基課題小組,将“物聯網+”技術應用于隐蔽工程監測,實現攪拌樁質量全數字化、施工全過程跟蹤可追溯,攻克了湖州段軟基施工管控難題;我學會了如何更高标準管理質量和安全,持續推進機器換人、持續構建全工序标準化施工體系、積極探索裝配化施工;我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推動項目建設,深入踐行兩山理論、務實謀劃項目建設、積極推進建設管理數字化改革。我想,絕大多數項目建設者與我一樣,回想起參加項目建設的四年多時間,想到的是無數個日夜的繁忙、面對難題的困頓、如履薄冰的壓力,而支撐我們堅持下去、不懈努力的動力,正是集團公司主平台、主力軍的責任與使命。

走出校門,走上工作崗位的16年,是我與集團公司共同成長的16年,這是我人生中最值得珍惜的黃金歲月。集團承載了太多人的汗水和夢想,我所走過的,也是集團内諸多從事建設、營運、産業、金融工作的普通工作人員同樣走過的成長道路。我們是同路人,我們堅信事在人為,我們堅信“隻為實不唯上”,我們堅信以實績論英雄,我們每一個人都堅信集團這艘巨輪正在快速駛向更廣闊的未來!






閱讀:157
XML 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