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人的記憶裡,“金溫藍”曾是全路範圍内少有的一抹亮色——相當長的時間裡,國鐵列車大多還是綠皮車,而金溫列車采用了藍白紅相間的塗裝,讓人眼前一亮。而在全國鐵路系統内,金溫鐵路也是一個相對特殊的存在——“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條中外合資建設的股份制地方鐵路”的身份标簽,一直以來吸引着大量同行的關注。
在集團公司成立20周年之際,金溫鐵道公司即将邁入而立之年,所轄金溫鐵路這條曾經承載着溫州人走出去夢想的鐵路,在開通運營23年間,讓溫州開出的直達列車走進金華、杭州,走到北京、廣州,甚至抵達了俄羅斯莫斯科。
從無到有,承載“走出去”夢想的緻富路
直到今年退休前夕,金溫鐵道公司溫州西站貨場綜合幹事俞紅光還在向新入路的年輕人們講起他的故事——這是一段“三代人”鐵路情緣故事,在金溫鐵道公司亦是無人不知。故事的主人公之一胡顯欽是俞紅光的姑爺爺,而俞永輝則是俞紅光的父親,他們的人生軌迹,勾勒出金溫鐵路從謀劃到建設再到發展壯大的厚重曆史。
1958年,時任溫州市建設局局長的胡顯欽親自帶隊,參與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和勘察工作,但由于資金短缺,金溫鐵路項目一擱置就是二十多年。
1984年,伴随着溫州市被列入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通江達海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顯得更為迫切。同年,胡顯欽再次“引燃”對金溫鐵路項目的執念,在他的推動下,一份《籌建金溫鐵路的報告》被遞交至國家計委。次年,胡顯欽親自帶隊赴香港招商引資,在時任溫州市市長劉錫榮等人的努力下,請到南懷瑾的幫助,籌資難題最終解決。
1991年9月,國家計委批準浙江省與香港聯盈興業有限公司合資建設金溫鐵路的可行性報告,開創了我國引進外資建設地方鐵路的先河,也成為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條中外合資建設的股份制地方鐵路。
1992年12月18日,金溫鐵路開工儀式在缙雲仙都隧道工地舉行,一條解決浙南、浙西南交通短闆的鐵路正式上馬。
此後艱難的建設歲月,則是俞永輝那代人不凡的經曆。鐵路開建之初,9個月的時間内沒人敢承接總工程師這個重任。最後,他走馬上任,開始了長達8年的工地生涯。
1993年春節還沒過完,俞永輝便帶領當地幾萬名群衆冒雪上山,為鐵路施工開辟場地。而随着建設的推進,一個個隧道工程,成為了橫在他面前的一道道難題:“最困難的就是瓯江邊的下岙3号隧道,這個隧道地質很差,也漏水,進洞的時候就發生塌方,我的心态就是說,一定要跟上,一定要拼上去,我先後22次進洞,某個意義我們真是用生命拼出來的、用鮮血獲得的鐵路。”
兩代人的努力,終于定格在1998年6月11日。當天,金溫鐵路全線通車,首發車輛從溫州火車站出發,終到站是省會杭州,途經金溫全線,全長251公裡,共有橋梁135座,隧道96座,從溫州出發,沿途主要經過青田、麗水、缙雲、永康、武義,共設27個車站。
紮根地方,書寫命運與共的發展篇章
金溫鐵路全線通車儀式當天,俞紅光在父親俞永輝的帶領下,來到人山人海的溫州火車站,見證曆史的自豪感,成為俞紅光結緣鐵路的開端。兩年後,他從父親手中接過“接力棒”,開啟紮根金溫鐵路的21年職業生涯。
直至退休,那些與金溫鐵路有關的“舊時光”,俞紅光仍然曆曆在目:2000年,全線通車兩年後,金溫鐵路溫州西站開通了8222次國際班列;2005年,溫州到貴陽的長途旅客列車順利開行;2014年,金溫鐵路港鐵聯運業務突破700萬噸;2016年,金溫鐵道公司歸入浙江省交通投資集團,成為了集團公司省級交通基礎設施投融資主平台、綜合交通體系建設主力軍的核心成員之一……
盡管倏忽到來的高鐵時代,對速度上不占優勢的普速鐵路提出了全新的挑戰,但立足金溫鐵路這個平台的改革探索從未停止腳步。從2012年起,金溫鐵道公司先後開行了溫州前往成都、太原和青島等地的長途火車,而在此之前溫州前往這些地方都沒有直達火車,列車的開行擴大了溫州地區鐵路通達的範圍。
金溫鐵道公司列車長王丹華喜歡把自己服役的K1256次列車,稱為“慢火車”。這趟由内燃機車驅動的火車之所以慢,源于停靠站點多。王丹華表示,從溫州到成都東全程曆經33個站,需耗時35小時33分“我們的火車會一直開下去。”王丹華的話反映的正式當下的中國——百姓既能享受高鐵的便捷,又有選擇“慢”的權利。正如K1256次這樣的“慢”火車哐當哐當穿梭于崇山峻嶺之間,承載的是沿途老鄉們生活的奔頭。
近些年來,金溫鐵道公司一直積極推行“鐵路+旅遊+扶貧”的幫扶模式,通過開行各種特色旅遊專列,有效拓寬沿線農産品銷售渠通,助力沿線人民脫貧緻富。此外,還有針對性地開行貧困地區務工人員專列,暢通貧困地區務工人員的出行打工渠道,對口扶貧四川儀隴縣,認真踐行着“人民鐵路為人民”宗旨。
多線運營,為轉型發展積蓄強大潛能
臨近年末,樂清灣港區的煤炭裝車現場一片繁忙,在這裡,一列40節車廂的煤炭專列,僅需2小時,就能完成裝車并進站編組等一系列過程,四季度以來港鐵聯運電煤日均輸送量保持在2萬噸以上。
浙江永康,全省占地面積最大的貨運站點永康東站已正式進入金溫鐵道公司的貨運版圖,因運輸服務的便利性和對比公路運輸的成本優勢,迅速在永康外貿企業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近兩年,随着樂清灣鐵路和金台鐵路相繼納入自主運營管理版圖,金溫鐵道公司的未來戰略謀劃更加凸顯雄心,除了守住鐵路客貨運輸主業,還要加大“走出去”的力度。
盡管近些年鐵路市場化運營改革不斷推進,金溫鐵道公司也面臨和其他合資鐵路一樣的運營收入壓縮、線路運量不足的現實壓力。作為回應,公司在承接新線路運營的同時,大刀闊斧開展了公司經營機制改革,提出公司整體業務節支提質增效多項舉措,找尋鐵路運力與經營成本的平衡點,探索鐵路運量、公司經營業績共同提升的最優解。
公司從精幹高效、資源共享的角度出發,依托近年開展的“創新發展年”課題,對業務模式大膽創新,通過在公司管理環節中查找合并“同類項”,找尋企業各管理環節的最大公約數,優化企業運轉效能。
近三年來,公司在探索的機輛作業一體化、工電供作業一體化、機車雙班單司機等業務創新課題走在了行業領域前列,并在樂清灣鐵路、金台鐵路等新線站場内搶先一步投入運行試驗,其探索成果将有效填補運轉效率窪地,進一步實現企業内部生産資源的合理調配。
今後,金溫鐵道公司将以樂清灣鐵路、金台鐵路委托運輸管理業務為契機,全力推進鐵路運輸管理、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使公司的鐵路運營管理能力不斷适應新的要求。
創新求變,勇作國企改革落地先行者
“從運營單線,到形成金溫鐵路、金台鐵路和樂清灣鐵路‘三線合一’運輸組織新格局,這串聯起來的鐵路交通網将進一步促進浙江沿海産業帶和浙中、浙西南城市群産業融合發展,加速長三角區域内城市互動與融合,并對整合浙閩贛三地經濟産業發展産生更大的推動作用。”金溫鐵道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全線通車23年後,公司整體如今已步入新賽道,曾經在那個特殊的年代承擔的曆史使命,随着時代變遷、産業升級,如果不能跟上轉型發展的步伐,則會被時代毫不留情地抛棄。
金溫鐵路自1998年開通以來,迄今為止已累計到發旅客約2億人次,在頂峰時期,僅港鐵聯運的年貨物運量就超過700萬噸。而随着中國鐵路行業的跨越式發展,以及産業升級步伐的加快,作為普速鐵路的金溫鐵路逐漸步入低谷,有那麼一段時間,“金溫鐵路”似乎被人們淡忘了。
今年12月11日,集團公司軌道交通闆塊運營體制改革再次指明新的方向——面向未來,金溫鐵道公司将縱深開展“資産運營分離”+“模拟持股”的經營機制改革,繼續做大做強區域鐵路自主運營市場,做實專業化的鐵路運輸管理功能。
金溫鐵路的催生者南懷瑾曾說:“鐵路一百多年來,從建設到運營,都需要改變。我希望從金溫鐵路開出一個缺口,漸漸整個把它改觀。”
多年來,金溫鐵道公司的發展一直沿襲着“創新求變”的思路。從接管運營新線路到全力推動經營機制改革,作為國企改革的先行先試者,金溫鐵道公司一直在尋求“以變赢得未來”。如今,在“三線合一”運輸組織格局下,金溫鐵道公司重新迎來了走進大衆視野的發展新機遇,未來可期。
經曆了鐵路行業的沉浮坎坷和風雲變幻,見證了中國鐵路的突飛猛進後,“人民鐵路為人民”,這個樸素的道理依然适用于今日的金溫鐵路,站在建黨100周年的曆史新起點,金溫鐵道公司必定會更加主動地去承擔社會責任、服務社會、回饋社會,以奮鬥者的姿态,跑出新的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