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浙江第一路”之稱的滬杭甬高速公路,是推動長三角一體化加速融合的“黃金通道”,沿線串聯的城市如一顆顆璀璨明珠,鑲嵌在杭州灣大灣區的廣袤平原上,敢闖敢拼的浙江人,都經由這條路奔向自己的前程和夢想。
這條路鮮為人知的建設和運營曆程,卻寫滿了浙江滬杭甬人的奮鬥與艱辛、智慧和挑戰,成為浙江交通集團發展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通車篇:打造杭州灣大灣區崛起的“黃金通道”
20世紀八九十年代,伴随着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長三角經濟快速崛起,浙江省在全國經濟總量的排名從1984年第10位躍升至1990年的第6位。是時,浙江的交通基礎設施相對薄弱,公路裡程總量不足、路網技術等級偏低等問題十分突出。全省曾連續出現大範圍堵車的現象,分布各地的13個嚴重堵點使幹線公路交通近于癱瘓。車難走、路難行,成為浙江經濟發展步入快車道的嚴重障礙。
建設杭甬高速公路,便提上浙江省委省政府的議事日程。但是,要籌集數十億元的建設資金,對于浙江來說,困難實在不小:國家不可能為杭甬高速公路投入太多的資金;省内财政也相當有限。怎麼辦?浙江人展示出了他們特有的膽略和氣魄,他們要走一條前人從未走過的路。省委省政府做出了果斷的決策:把這項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推向世界,利用國際金融機構的貸款來實現自己的夢想。 1991年9月的一天,雨下個不停。省高速公路指揮部那間簡樸的會議室内,一場決定着能否取得建設杭甬高速公路所需的2億美元外資貸款,決定着浙江重大基礎設施項目能否向世界敞開大門的談判正在進行。貸款談判從下午2時開始,外國職業談判家一遍遍重複着貸方附加條件:必須在指定的國外公司購買大型建築設備,必須投資數千萬美元購買國外公路安全設施等等。中方代表發言了,他顯得有點激動:“我們是發展中國家,之所以要向世界銀行申請貸款,是因為缺少建設資金,而我們的發展又迫切需要這條高速公路。我們知道,世界銀行的貸款宗旨是幫助發展中國家振興本國經濟……”隻見對方官員微微點了點頭,被浙江人的真誠折服了,同意向浙江貸款2.2億美元,資助浙江的公路建設,其中1.8億美元用于杭甬高速公路建設。 解決了資金問題,還有更複雜的技術問題在等着高速公路建設者。軟土地基,外國專家小心翼翼繞着走的禁區,卻是浙江人無法回避的現實。杭甬高速公路是國内第一條建在沿海水網地帶的高速公路,所穿越的軟土地基平均深度在18米以上,最大含水量達70%。有人驚歎:這簡直是在“豆腐腦”上搞工程!參加過杭甬高速公路論證的中外專家都得出了一個相似的結論:“誰能把這條路如期按質地建好,誰就能承擔世界上任何一條高速公路的建設。” “125路段滑坡了!”杭甬高速公路125公裡處發生滑坡,聞訊趕來的工人們流淚了:這條路對于他們來講,實在是太重要了!七标段22公裡長的路,穿越6座山,建造大小橋梁、通道94座,其中奉化江特大橋長1350米,軟土地基長達15.5公裡,軟基最深有40米。
公司領導來了,他們詳細了解第一手情況,命令迅速下達:推倒重來。路基,在一米一米地向前延伸,杭甬高速在錢塘江南岸逐漸成型……1996年12月6日,全長145千米的杭甬高速公路全線通車。“建設一條好路,培養一批人才,武裝一支隊伍。”省委省政府的殷切期望,終于成為現實。撫今追昔,杭甬高速公路在向世人展示着浙江滬杭甬人改革創新的膽略和氣魄。
杭甬高速公路建設之際,滬杭高速公路浙江段也處于緊鑼密鼓地籌備中。1993年2月5日,國家計委下達《關于上海—杭州高速公路項目建議書的批複》,同意建設滬杭高速公路。1995年9月1日,全線動工;1998年12月29日,全長248千米的滬杭甬高速公路建成試通車。“滬杭甬高速公路是國内第一條建設在沿海水網地帶的高速公路,耗資數十億元,卻沒有動用國家财政一分錢,而是利用世界銀行貸款、車輛購置費補貼及籌集高速公路建設基金得以解決的。”時過境遷,浙江滬杭甬老員工回憶起這條“浙江第一路”的建設往事,依然感慨萬千。
1996年6月12日,省政府召開省長專題會議,正式決定組建浙江杭甬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并到境外去上市。次年5月,經過11個月的緊張籌備,浙江滬杭甬終于在香港聯交所正式上市,成為浙江省第一家境外上市的省屬國企。
拓寬篇:開“邊拓寬邊通車”之先河
自1998年年底全線通車以來,滬杭甬高速公路浙江段的車流量以年均約20%的速度增長,日均通行車輛接近6萬輛次,開通以來為浙江乃至長三角區域經濟的高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基礎保障,已成為全國最繁忙的高速公路之一。但由于車流量迅猛增長,堵車和交通事故頻繁發生,及早将滬杭甬高速公路浙江段拓寬成八車道工程已成為當務之急。為此,拓寬工程方案擺上了省長辦公會議的議事日程。
2000年,省政府第37次省長常務會議做出“為緩解當前滬杭甬高速公路日益緊張的交通狀況,必須加快滬杭甬高速公路6車道路面擴建工程建設”的決定,要求未來七八年把滬杭甬高速公路全線拓寬成6~8車道。 “滬杭甬高速公路不能封閉施工!”為實現省政府提出的目标,浙江滬杭甬勇挑重擔,邊經營、邊征遷和建設,邊運營、邊拓寬。從2000年年底到2007年年底,“浙江第一路”的拓寬工程,前後跨度八年多曆時2500多個晝夜,從雙向四車道到雙向八車道,這段長達248公裡的高速公路,在“邊拓寬邊通車”,即沒有中斷一天交通的情況下,拓寬工程分三期推進,提前一個月于2007年11月28日全線完工,為曆時八年多的“浙江頭号工程”畫上一個圓滿的句号。在前後7年的拓寬建設中,浙江滬杭甬運營生産和施工未發生一起重大安全生産責任事故、重大傷亡事件及重大經濟損失。
在中國短暫的高速公路拓寬史上,滬杭甬高速公路拓寬工程雖不是第一個拓寬項目,但卻開創了全國高速公路“邊拓寬邊通車”的先河,實現了高速公路暢通和拓寬施工安全的雙赢。拓寬工程在通車狀态下建設管理的實踐證明,通過對設計理念、工程技術、施工工藝、建設管理等創新思路進行優化方案,創新管理,取得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也非常明顯。據了解,拓寬工程優化方案的實施,最終體現了兩個“最”,即最小程度地對浙江交通造成影響,最大程度地保持浙江經濟發展。
運營篇:以不懈創新為司乘提供一流服務
“滬杭甬高速在運營管理上持續探索創新,創造了國内多項‘第一’,是國内高速運營管理的微縮版‘進化史’。”談起這條為之奉獻了人生最美韶華的高速公路,浙江滬杭甬營運管理部負責人如數家珍:1996年,杭甬高速全線在國内第一個啟用IC卡計算機收費系統,打破了中國高速公路計算機收費系統由國外大公司壟斷的局面,開創由國内企業獨立承接高速公路收費系統的先例;1999年,“高速公路預付卡應用系統”通過浙江省交通廳組織的科學技術成果鑒定,系統居國内領先水平;2006年,滬杭甬高速全線啟用銀聯卡付費功能,這是國内銀聯卡付費模式第一次應用于高速公路行業;2016年8月,滬杭甬高速公路杭州收費站試行支付寶支付通行費,成為全省第一個開通支付寶繳納通行費的收費站……
除了收費水平的疊代進步,道路養護質量和技術水平也是飛速提升。公司養護管理部負責人說:“一直以來,滬杭甬高速堅持開放合作,與交通部科研院所、國内大專院校廣泛合作,邀請著名專家指導和專題研究養護技術,積極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運用新方法,實現了多個新突破。”比如2006年,在省内高速公路中首次采用橋梁頂升技術,節約成本2700萬元。2008年,“高速公路瀝青再生技術應用和可持續發展的前景研究”項目探讨了滬杭甬高速公路年産10萬噸瀝青廢料的利用途徑,提出瀝青再生技術應用的合适方向,對環境保護、資源循環利用及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2009年,研究開發鉸縫壓漿修複與加固技術,應用于杭甬高速公路7座橋梁的鉸縫修複,研究成果達到國内領先水平,被浙江省公路學會評為2013年科學技術二等獎。
創新意識激發員工開展“五小”活動、奪取降本增效成績的強大潛能。水電工馬震洪開展十餘項節能降耗技術革新,被集團公司授予“勞動模範”稱号,其研發的“隧道專用爆閃燈控制器”項目獲國家實用技術發明專利;員工戴自剛有數十項技改成果,是浙江省職工經濟技術創新能手,自主研發的“遙控式移動警示樁”技術創新項目可有效解決涉路作業安全風險,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邁入新時代,長三角一體化加速融合,“浙江第一路”也迎來了“智慧第一路”的發展新征程。省内率先啟動滬杭甬高速智慧化提升改造工程,建成省内首個智慧高速大數據分析平台及配套應用場景智慧算法,在試點路段基本實現主動發現、主動管控。智慧高速相關項目獲評“2020年度中國公路學會經典工程獎”“中國交通運輸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中國公路學會科技成果評價證書”“2021中國高速公路信息化獎(經典工程類)”。此外,浙江滬杭甬的管理模式也獲得了上級部門的高度認可。2021年7月,國務院國資委公布了《國有重點企業管理标杆創建行動标杆企業、标杆項目、标杆模式名單》,浙江滬杭甬作為浙江省4家企業之一,成功入選“國有重點企業管理标杆創建活動标杆企業”。 在集團公司迎來成立20周年之際,面向“十四五”波瀾壯闊的奮鬥圖景,作為“浙江第一路”的運營服務管理者,浙江滬杭甬将以改革點燃持續發展新引擎,以市場化推動高質量發展,以規模化提供發展動力,以科技賦能升級經營管理,全方位提升高速公路運營服務水平,當好集團争做世界一流企業排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