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时KB88会员登录

杭海城鐵公司: 浙江首個“軌道交通+PPP”示範項目的開拓之路
日期:2021-12-31

2021年6月28日,随着一聲嘹亮而悠揚的鳴笛,曆經四載建設的杭州至海甯城際鐵路(以下簡稱:杭海城鐵)建成通車,這條連接兩城的鋼鐵動脈,與奔湧的錢塘大潮交相輝映,在縱橫八達、互聯互通的浙江立體式綜合交通網中格外明麗。它是财政部首批PPP入庫示範項目,浙江省首個軌道交通PPP示範項目,更是浙江交通集團邁向“世界一流企業”征程中軌道交通建設的前哨先鋒。

image.png

南湖之畔,首創“軌道交通PPP”模式

杭海城鐵全長48.1公裡,總投資142億元,起于杭州餘杭高鐵站,途徑12個站點到達海甯浙大國際校區站。2021年12月28日,開通運營半年的杭海城鐵累計客流量近500萬人次。深冬時節,在48公裡長的杭海城鐵線上,藍色電客車以120公裡的時速飛馳過一座座黃色高架站,入眼盡是沿線日益煥新的發展風貌。

看着飛馳的電客車,杭海城鐵公司已退休的老領導楊曉法欣喜而感慨,他談起最初項目籌備和PPP談判的情形時說:“杭海城鐵工程建設跨越兩個城市,PPP項目在軌道交通領域的應用又是新事物,理順地方政府和多方社會資本的投融資關系首先就是一個難題。”為此,集團公司牽頭先後成立了投融資談判、概算談判、協議談判組、土地談判組和聯合體談判組等多個工作專項組,成員們吃住在一線,100多天無休息日,馬不停蹄地開商談會、編文件、跑部門,最終高效完成了項目實施方案、項目公司出資協議、資格預審申請材料等,并同步做好了項目公司籌建。2016年10月,集團公司與海甯市政府全力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補齊交通基礎設施發展短闆的決策部署,以PPP為媒,正式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集團公司在軌道交通PPP項目“零經驗”的情況下,邊摸索邊前進,開拓出了一條浙江省軌道交通行業PPP模式的“首創之路"。

“這個過程與‘首創、奮鬥、奉獻’的紅船精神無比契合”楊曉法說,“全線開工後,我們基于建設地嘉興海甯的天然紅色基因,提出‘努力建好紅船旁的城際鐵路’的口号,吹響了工程建設的沖鋒号角”。

image.png

藍圖繪就,奮進“城鐵時代”

2016年12月15日,杭海城鐵先行段開工,四年來,吊塔林立、機器轟鳴,立柱架梁、地龍掘進,杭海城鐵以猛進之勢全面崛起。第一片箱梁架設、第一次盾構下井、第一排鋼軌鋪設、第一根接觸網杆組立、第一列車吊裝成功……說起這些工程節點和建設細節,杭海城鐵公司的工程師們如數家珍。

“杭海城鐵的建設過程是一個鏖戰奮進的過程。我們工程的目标節點全部是提前或如期實現的。2020年底,在全面啟動系統聯調的關鍵時期,我們遭遇了突發疫情,在這樣的情況下,仍然搶抓回了工期。”杭海城鐵公司機電部負責人表示。2020年底,杭海城鐵公司提出了“鏖戰六個月”的口号,整個春節。公司機電部的員工都在線上調試和駐點包保,通過200多天的奮鬥,完成了3輪次25大項135個科目11135個調試項點、近30萬個信息點位的調試和确認、2358條過程問題的整改,為杭海城鐵項目各項驗收、評估,以及建成通車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杭海城鐵的建設過程是一個破難攻堅的過程,以隧道施工為例,9台盾構機先後下井,11次始發和接收,沿線下穿高鐵、高速、杭州地鐵既有線、民房、河道,施工管理難度極大。在餘杭高鐵-許村盾構區間,杭海城鐵盾構隧道要在地下20米富水粉細砂地層的複雜地勢條件下,下穿垂直間距僅3.2米的杭州地鐵9号線既有線,穿越後還須立即進行盾構接收。為确保盾構安全下穿和接收進洞,工程部成立了下穿指揮部、技術科研攻關小組、突發事件應急隊,24小時值班盯守,開展盾構下穿試驗段2次,專家論證8次,方案優化12次。最終以最優的方案和高精的技術,安全攻克風險源,将施工對既有線的變形影響控制在毫米級,得到業内的充分肯定。

工程建設的高光時刻遠不止于此,在盾構機與高鐵樁基淨距離僅0.7米的條件下順利下穿滬昆高鐵,在全國高架與隧道的最大架設坡度——28‰坡度上成功架設箱梁,在距110千伏高壓線3.4米短距離下創造夜間連續架設3孔700噸箱梁的記錄……一次次搖旗呐喊的攻堅時刻,彙聚成了杭海兩地邁向“城鐵時代”的堅實步伐。

匠心鑄造,錘煉“百年工程”

砂石構建,鋼筋立柱;綁紮焊接、吊裝運梁;隧道掘進、鋼管鋪設……工程的細小與宏大,精準與張弛,造就了載入海甯地方史冊的“百年工程”。

安全與品質是杭海城鐵建設的核心主題。早在2018年初,公司就啟動了“品質工程”創建,參照高鐵标準化建設的做法,公司制定了标準化管理“1361”工作法,相繼編著出版《區域城際軌道交通工程施工作業指導書》《區域城際軌道交通工程标準化施工圖冊》《區域城際軌道交通施工技術指南》,全方位引導施工,最終在全線實現了人員标準化、駐地标準化、現場标準化、過程标準化的全過程“标化”管理。

堅持倡導“科創賦能”,在杭海城鐵鹽官車輛基地的國家實驗室浙江(杭海)實驗基地内,BIM應用正在時刻發揮效能,它是杭海城際鐵路數字化管理信息集成平台,能夠提前發現并規避施工組織問題,實現對工程設施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建設的每件材料、每個環節都幾乎能在這裡得到追溯,包括廠商、施工人員姓名,這是一整套杭海項目可視化模型和動态技術檔案。”公司駐點工程師熟練地操作着程序。已建成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安全保障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杭海試驗基地,充分利用項目既有工程資源,縱深推進科創研究,力争成為國内領先的城軌領域新技術示範、驗證和轉化基地。同事,提出建設 “开云体育心、七體系”總體智慧城軌建設架構,成功建設首個示範樣闆點皮革城“智慧車站”與項目開通同步投運。“一進這個車站,就可以看到下列車的到站信息、實時客流量、擁擠程度和車站布局,甚至天氣情況和周邊公交信息,希望能夠在所有站都用上,太方便我們老百姓了”經常在皮革城站上車的乘客十分滿意“智慧車站”的貼心。

image.png

聚力跨越,共繪錦繡通途

杭海城際鐵路作為PPP項目,是社會資本方與政府方合作的一種新模式。多年來,企地雙方攜手并進,凝衆智、聚合力、展宏圖,為項目建設的每步跨越都奠定了穩健、高效、優質的根基。

2016年9月,杭海城際鐵路項目啟動征地拆遷,征遷涉及海甯市5個鎮、2個街道、32個行政村(社區)和10餘個管線産權單位。海甯市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領導挂帥的征遷指揮部,建立地方牽頭、項目公司聯合推動的征遷工作機制。屬地政府分管領導“包保”到村、聯村幹部駐村辦公,倒排征拆計劃表,分類、分組,甚至“一對一”入戶動員落實征拆目标任務,項目公司落實專人配合征地拆遷,主動對接政府工作需求,摸清全線用地情況,提前完成土地詳勘,并與沿線鄉鎮、村(社區)積極溝通交流,共同研究解決問題。僅用120天就完成了全線1786畝土地的征收,創造了項目征遷“海甯速度”。在全面建設時期,企地還共同建立了“高層戰略協商、中層對口聯系、基層全面落實”溝通協作機制,每月15日定期召開協調會與實施機構對項目推進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磋商,抓攻堅、抓跨區域協調,累計解決涉鐵涉路涉河、管線遷移、臨時用地、穿跨既有線等重難點300餘個。利用PPP優勢,公司與社會資本方聯合體成員強化“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全程合作”的共同體關系,引入低成本建設資金,“兩招并一招”配強專業施工力量,社會資本方所屬工程施工、設計、監理等單位紛紛投身杭海城鐵項目的優化設計、重大物資招投标、工程施工、機械設備制造等各個環節,“跑步進場”按下“大幹”按鈕,高效有序突破了所有工程節點。集團公司也變“單兵作戰”為“集團軍作戰”,整合旗下13家單位的建設資源投入杭海城鐵項目,以逐漸形成的軌道交通産業協同體系,為集團公司在軌道交通領域的發展築牢根基,拓寬道路。

杭海城鐵項目建成後以委托形式開展運營,為抓好建設與運營的無縫銜接,早在項目還處在全面建設時期的2018年,公司就超前謀劃,于當年8月啟動了運營籌備工作,曆經人員進駐、列車上線調試、空載試運行、三權移交、初期運營前準備五個階段,有計劃、有效率、有品質地于完成了運營籌備工作。同時,結合國内相關城市地鐵、城鐵資産管理經驗做法,形成基于PPP模式的一套标準完善、行之有效的運營資産管理體系,為杭海城鐵高質量高效率投入運營保駕護航。

共富之路  澎湃騰飛動能

杭海城鐵項目是海甯曆史上投資最大的“一号工程”。對海甯而言,它是一條融入杭州都市圈的“黃金路”,帶動新型城鎮化的“高速路”,培育産業發展的“騰飛路”,集聚優秀人才的“精英路”。對杭州而言,它是打通大灣區區域交通壁壘的“便捷路”,承接申嘉湖地區産業發展的“吸金路”,連接嘉興的“引才路”。這條新幹線串聯起了浙大國際科技小鎮、皮革時尚小鎮、鹽官度假區的潮韻小鎮、長安的花藝小鎮、許村的布藝小鎮等地,在各站點附近形成一系列衛星城鎮或經濟開發區,進而形成“經濟走廊”。如今,它正帶動區域内資源要素、産業要素和人才要素的加速流動,帶動着沿線産業、旅遊、就學、就醫、通勤、出行等各方面的高質量發展。

數載風雨籌謀,一朝城鐵夢圓,“鵑湖擁抱西湖,潮城融入杭城”“杭海兩地1小時通勤圈”早已由夢想照進現實。

人才、科技、信息、文化、金融、服務、理念——電客車的來回穿梭,為城鎮帶來未來的無限可能,一條新的城鐵經濟帶已然崛起,為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城鄉共同富裕踏出铿锵前行的腳步,奏響了時代強音。

閱讀:180
XML 地圖